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最专业的配资公司

一湖千年 再续华章——世界遗产保护发展的“西湖答卷”

6191

2024-09-12 【 字体:

2011年6月24日,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13年间,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遵循科学、因地制宜、持之以恒”理念,融自然、人文、历史、艺术为一体,和谐相生,西湖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山水美学与文化内涵,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

湖山滋养文脉,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相映成辉,千年西湖再续华章,向世人交出一份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独特答卷。

遗产之湖:湖山相宜,文脉相承

杭州西湖景区杨公堤附近的景色(2019年10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夏日清风拂来,站在杨公堤环璧桥上,白云与湖岸相接,古建在树木中隐现。

在西湖摄影师孙小明的镜头里,曲院风荷千姿百态。十余年里,这位特约摄影师摁下数万次快门,构建出西湖变迁的影像“数据库”。

“我走遍了西湖的各个角落,几乎天天与它见面,但总看不厌。”孙小明说,站在湖边,低头便可见鱼儿在水中畅游、水草在随流舞动。

晨曦中的杭州西湖景区,雷峰塔沐浴在晨光中(2020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杭州西湖本是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潟湖,历经数千年未淤塞湮没且风雅至今,离不开历代有识之士的疏浚治理。2002年,杭州启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历时十年,共修复重建180多处人文景点,水域面积恢复到明代规模,“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西湖全景重现世间。

申遗成功后,西湖持续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等多方面发力,做好“显山露水”大文章。

每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水域管理处生态科技科的杨俊都要到水域的12个监测点,采集样本并进行分析。“为了让水质更健康,西湖不间断进行‘清肺手术’,实现西湖水‘一月一换’。”杨俊说,在最近的一次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有1223种陆生高等植物、238种陆生脊椎动物、250种水生生物以西湖为家。

游客在杭州西湖景区的白堤上游览(2024年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对待文化史迹,西湖管理者始终心存敬畏。申遗成功以来,杭州一直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全力推进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一方面,先后编制《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西湖十景”、代表性文化史迹保护规划》《西湖风景名胜区9大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高位搭建西湖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框架。另一方面,以科技为助推,不断提高文保管理智慧化水平,充分利用西湖文化遗产十年数字监测成果,保护好众多文化瑰宝。

杭州西湖断桥上人流如织(2024年5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龙巍 摄)

“申遗十余年来,西湖以‘文化为魂’,历史文化内涵持续被挖掘和梳理;以‘生态为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不断复现,呈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完美融合。”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陈云飞说。

人民之湖:主客共享,美美与共

晨练的人们在西湖边打太极拳(2020年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早上六点半的西湖边,跑步、跳舞、打太极的人们踏着晨光而来;也有人手捧一杯龙井,沉浸在茶香荷韵中。

近年来,杭州坚持申遗时提出的“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的“六不承诺”,从个体保护到社会参与,“人民西湖”的理念贯穿始终。

在西湖景区,公园、文化遗址等公共场所多配有向公众开放的平价餐饮、茶座等。“现在,我们老百姓去西湖边就像去自家后花园一样自在。”72岁的“老杭州”刘文英说。

龙井村的茶农在采摘西湖龙井“明前茶”(2023年3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走进位于景区核心的龙井村,白墙黛瓦,茶树葱茏,一派田园风光。“以前这里房屋破旧、管线乱架,到处脏乱差。”杭州市西湖街道南山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高渊说,经过多年环境整治提升,这些“景中村”旧貌换新颜。尝到发展红利的村民变身为西湖“守护者”,主动保护当地的风景和文化资源。

“原住民本身也是西湖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他们与管理者和谐相处,共同担负着遗产保护的责任,这是很难得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朴素贤曾在杭州考察时说。

游客在杭州西湖边观赏盛开的樱花(2021年3月25日摄)。新华社发(龙巍 摄)

西湖的“人气”,还来自于每年超30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西湖一键智慧游”、十秒入园、线上导览平台……通过数字化改革,游客感受到“智慧”西湖的魅力与便利。用手机打开“西湖一键智慧游”,不仅能全览“西湖十景”风貌,还能通过实景手绘地图,实现一键导航、一键导览、一键导游。

游客在杭州西湖景区游览(2024年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熙攘人群中,活跃着一群红色身影。他们在假日旅游服务、西湖山林管护、西湖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十余年来,西湖边建起了6座微笑亭,聚集了1万余名“红马甲”志愿者。主客共享的西湖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世界遗产,也唤起人们共同守护这汪碧水的拳拳之心。

“曾经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地标,如今更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家园。”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国方说。

未来之湖:湖城相依,城景交融

在杭州,以“云栖”为名的地方有二:竹海为屏、绿意为席,作为新西湖十景之一的“云栖竹径”代表着西湖的过去,而富有科技人文特色的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云栖小镇”,则映射出西湖的未来。

申遗成功的那一年,距离景区不远的“云栖小镇”同时起步。13年来,在这座以云计算产业为核心、以相关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小镇,科技与人文“碰撞”出无数创新火花,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动能,成为杭州打造“数字治理第一城”的起航地。

汽车行驶在杭州西湖景区(2020年11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曾提出一个观点:西湖更应该被当作一个给人以启迪的地方,而非单纯的公园。“西湖于杭州而言,不仅仅是一片湖山,更引领着城市的迭代发展。”孙国方说。

申遗成功后,杭州城市空间的拓展由原来以西湖为中心的团块式发展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组团式发展转变,并将关注生态要素、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到了影响城市空间大格局的战略高度。杭州跨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繁荣同步提升。

游客在杭州西湖的小瀛洲上游览(2023年11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龙巍 摄)

在未来规划中,西湖将呈现“城景交融”的慢行公共空间:向东,商业街区的空间品质不断提升;向北,主客共享的宜人社区逐步构建;向南,“拥江发展”的目标持续落实,真正实现景区对城市的辐射。

一湖千年润此城。申遗成功13年来,西湖交出了一份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独特答卷;在未来,西湖将与更多遗产地携手开启新的探索,共同为世界遗产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文字记者:邬焕庆、王俊禄、段菁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2022年GDP版图:江苏紧追广东,安徽进前十

2022年GDP版图:江苏紧追广东,安徽进前十
  2022年中国经济版图迎来新变化。目前,31个省区市2022年GDP数据已经...

比亚迪保险去年亏损169亿 行业“鲶鱼”如何化解新能源车险难题?

比亚迪保险去年亏损169亿 行业“鲶鱼”如何化解新能源车险难题?
  备受关注的比亚迪保险公布了2024年的成绩单,该公司2024年度实现保险业务...

2025年5月5日中国沧州红枣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2025年5月5日中国沧州红枣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品种 最高价 最低价...

旅行搭子开盲盒,真的太刺激了!_The_网友_buddy

旅行搭子开盲盒,真的太刺激了!_The_网友_buddy
Travel Buddies Lottery: It's So Thrillin...

王有捐:一季度CPI基本稳定 PPI降幅收窄

王有捐:一季度CPI基本稳定 PPI降幅收窄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

数说科创板:6成营收净利双增,基金持股升至117%

数说科创板:6成营收净利双增,基金持股升至117%
8月31日,科创板2020上半年成绩单出炉,165家上市公司业绩揭晓。根据中报,...

A股、港股集体异动!自主可控产业链掀起涨停潮

A股、港股集体异动!自主可控产业链掀起涨停潮
  中国资产,逆市走强!  今日,在亚太及欧美市场多数调整的背景下,中国资产走出...

买股票的技巧有哪些

买股票的技巧有哪些
买股票的技巧有哪些元描述: 想在股市中稳健获利?本文将分享资深投资人...

2024股票配资门户网站:你的财富增值导航仪

2024股票配资门户网站:你的财富增值导航仪
2024股票配资门户网站:你的财富增值导航仪元描述: 2024年股票配...

杨方配资:撬动财富杠杆,玩转股市风云

杨方配资:撬动财富杠杆,玩转股市风云
杨方配资:撬动财富杠杆,玩转股市风云元描述: 深入了解杨方配资的运作机...